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信心的旅程

Du Du,平安!
  現在的妳還在服事神嗎?還在NPO為弱勢募集資源嗎?
  還記得高中時,妳的夢想是成為「傳承客家文化的行銷人」。大學與研究所先後完成學理教育,卻在踏出校園時,選擇聽從天父爸爸的聲音。起初,妳以為會就此一帆風順,殊不知卻遇到COVID-19,讓妳成為畢業即失業首波受害者。那段日子「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詩篇六十六篇10節)是支撐著妳邁開信心旅程的重要經文。
  有一天,妳在公園散心時,異常決定接聽陌生來電。電話的那頭,用溫和但堅定的聲音說:「小姐,我看完您的履歷跟我們企劃專員的職缺符合,有興趣嘗試嗎?」很開心,當時妳願意說聲:「say yes!」這使妳有機會看見社會的美善。
  初到愛慈時,妳總喜歡跟孩子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看著小小生命探索著世界。直等到有位名叫嘻嘻的寶寶總會在妳開門時不厭其煩地衝出來大笑!因為他,妳卸下內心的擔憂,決定換上圍裙進去遊戲區。沒想到,寶寶們向妳撲倒,似乎在說:「妳總算願意跟我玩了!」此時,8個月大的恩恩也伸出友誼的手,向這位「新朋友」自我介紹!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兒少團家。一進門迎面而來的是,「妳是誰啊?妳等等會跟我一起吃飯嗎?」、「妳可以來我房間嗎?」這樣的十萬個為什麼道出對於這位「新家人」的自我介紹。
  回到辦公桌前,妳面對的不是孩子的笑容,而是枯燥的文字、細瑣的數字,絞盡腦汁思考要如何轉化成社會大眾的語言?讓更多人願意幫助這群孩子,成為工作上重要的考驗。還記得第一次向捐贈者說明孩子的需要時,妳非常緊張,就尿布尺寸、品牌全部都混成一團說明。對方非但沒生氣,還將育兒寶貴的經驗分享;還有一次,妳請特休出遊,企業的承辦人知道後,立刻說:「小姐,您好好放假,資料等回來再給我就好!」;有時,孩子亟需某項物資時,總有一群捐資者成為妳最堅強的後盾,一通電話、一個LINE留言,總是有人信用卡毫不遲疑地刷下去;甚至在募款最低迷時,居然能接到一通電話說:「我從妳平時的電話,知道愛慈很認真做事,請放心,我們會繼續支持的!」。
  Du Du,老實說,我不知道多久以後妳會看到這封信?那時的妳又會在哪?但我希望妳記得在愛慈的每一天。這群人不計較妳不是社福專業、不嫌棄妳是初出茅廬的新鮮人,就連不到1歲的寶寶,都展開雙臂迎接妳!在專業的領域中,妳並不孤單,捐資者、企業、廠商,他們選擇與妳一起並肩,讓這社會變得更好!
最後!我希望妳永遠要感謝神!謝謝祂在妳初信主時,願意帶妳到福音機構學習信仰實踐的重要性。別忘了詩篇六十六篇12節後段寫到:「你(神)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

願神賜福與妳與所愛的人
敬祝 平安喜樂
Du Du 2024夏至 於台北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