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盼的恩典

撰文者:企劃專員

  還記得,初信主時,屬靈長輩提醒著「數算主恩,信心倍增」。
  回首過往的25年,愛慈從初期「借」教會禱告室籌備,到如今有能力提供寶寶與兒少安歇的家。這過程中,若沒有上帝親自的引領,感動與帶領各領域的善心人士投身,絕無今日的光景。
  面對25周年之際,難忘執行長年初時的提問。她問我,對於企劃工作新的一年有甚麼樣的期許?當時,腦海中浮現前不久寫的「盼」字。刻意在紅紙上用黑筆寫上「目」,用白筆寫上「分」。提醒自己的工作要在基督耶穌的寶血中,從混濁(黑暗)的眼目分別出來,堅定走穩聖潔的道路。
回顧2024年,相信對於您我都是不容易的一年。全球經濟模式產生新的變化,連帶生活與工作方式都產生變革。加上我國政府對於企業在ESG、SDG應用與呈現也提出新的法令與規章。因此,企劃工作必須在這樣的變化中,將服務部門(寶寶、兒少)的需求「轉譯」成捐贈者可以理解的語言。
  但,人的盡頭,往往是上帝的起頭。正當筆者不知從何著手時,企業承辦人們紛紛熱切地提出業界的想法、以及與其他社福組織的合作經驗,使我們有更新穎的合作方針讓更多人一起投入守護藥毒癮寶寶與特殊需求兒少的行列。
  同時,第一線的主要照顧者(保育員、生輔員)也從原先專注在照顧服務上,逐步對於所陪伴的群體有新的使命。開始自我進修、跨部門的討論,同時將真實的經歷轉化為文字與影像。或許文字沒有專業的華美,或許影像沒有單眼拍得清晰,但見證生命的長成,從來都不是過度包裝後的結果,而是真切相伴淬練後的體現。
  捐贈者與照護者的「變」。使行善不再是有人手心向上、有人手心向下模式。而是將彼此擁有的全然提供,使善成為一個「循環」。企業(捐資者)熱於了解愛慈的所需,同仁們竭心盡力照護每一個生命與無私分享成果(孩子的笑容、成長),共同實踐SDG價值,讓生命真正得著益處與成長。共同朝向共榮共好的道路前行。
  今年底,寶寶中心與兒少團家,仍會再次盤點孩子的物資需求,希冀寶寶與兒少可以開心且安心迎將過年的來到。感謝您的相挺,使曾經自許為客家投入行銷所學的我,在社福領域看見真正的價值。讓行銷工作不再是過度包裝的結果,而是不同領域行善的平台;而企劃工作不再是追求個人績效,而是從每一個冰冷的文字與數字中,看見無私投入的英姿,與數不盡的恩典。

回到上方